人生如一盤棋,有擊敗對手的興奮,也有棋逢對手的緊張;人生如一條彎曲的路,有山重水復的絕境,也有柳暗花明的驚喜;人生如一首歌,有高低起伏的旋律,也有抑揚頓挫的聲調。
人生有酸有甜,有悲有喜,有聚有散,保持一顆平常心,把人生旅途中的種種磨難都看作上天的考驗。當幸福成功來臨時,不要有過多的奢求,時刻記住“知足常樂”。
只有學會知足,才有可能獲得幸福與快樂。對于那些對任何事都貪得無厭的人來說,快樂與幸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,因為他們時刻都在算計著怎樣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,身心俱疲,他們還能夠快樂得起來嗎?而對于那些輕易就能滿足的人來說,小小的成就就足以使他們快樂,因為他們的心情一直都處在一種比較輕松的狀態,事情的成敗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,他們能夠以一種平常心去看待事物,對發生的事情能夠泰然處之。
易于知足是一種人生態度,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,它并不同于目光短淺,胸無大志,不思進取。知足常樂是經過一定的努力奮斗,對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以一種滿足的心態去對待,但并不放棄人生的目標,就此安于現狀。
古往今來,無數的仁人志士都能夠做到知足常樂。被貶云南的蘇軾仍能“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”;盡管“環堵蕭然,簞瓢屢空”,五柳先仍能“不汲汲于富貴”;即使身處陋室,劉禹錫仍能吟誦出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,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”的詩句。他們雖都生活貧苦,但他們并不奢求富貴的生活,因為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很知足,才能吟誦出這樣豁達樂觀的詩句。
人生沒有一帆風順,對于自己的人生要抱有一顆知足的心,不奢求過多,就能知足常樂。